很多人都说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此话不假,作为从小看周星驰电影长大的我,曾经也一度将周星驰视为 电影偶像,且从未买过一张电影票(除了这次),只要是他的电影都必看无疑,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感觉周星驰的电影不那么好笑了,但依然看,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情怀”吧。
男主角刚开始厌恶女主角(f反正肯定不喜欢),女主角莫名其妙的爱上男主角,最后关键时刻,男主角爱上女主角,却已经失去...这种情节,最早源自《大话西游》,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周星驰的电影都陷入了这个情节怪圈。
《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爱上孙悟空,孙悟空完全不理紫霞,最后紫霞仙子为爱人牺牲,悟空也刹那间明白了一些真谛,为爱痴狂....
《食神》里,女主角莫名其妙爱上男主角,男主角对其毫无感觉,最后女主角为男主角挡了一颗子弹,男主角在寺里黯然不已...
《少林足球》男主角和女主角仅几面之缘,女主角就爱上男主角,男主角不喜欢女主角,女主角黯然离开,最后在比赛中重新出现,帮助球队一球夺冠。
《功夫》就不说了,感情戏很淡...
《西游.降魔篇》
资本主义雇佣兵这个词来自于香港作家陈冠中,大意就是资本驱使下的战士,取消了国别、文化、情感等许多形而上意义的东西,剩下单一的目标和行动力,强大而脆弱;荒谬而现实。
看美人鱼电影的时候,脑中一直盘旋着这个词,合拍片,香港电影到底为资本雄厚的内地带来了什么?大概就是这种目标明确,行动力强大,为资本而资本的拼命精神吧!
电影开头,明显周星驰品牌电影桥段的重复,卖弄情怀;接着,开始了环保主题的口号说教;然后就进入了意识降低到童话内容的铺陈;最后掀起了一波略显尴尬的高潮。
不知道电影的出资方有多少,但是这个钱指挥镜头的游戏实在让人玩不下去,有人说周星驰依然的童心;有人又强加给他数不尽的暗喻政治;还有人赞颂着远离网络笑点的周星驰的出淤泥而不染;总之,这个品牌可以周旋的余地太大,而我,却只看到了金钱空洞的放电!说好的无厘头,说好的笑中带泪,说好的诚意,都像周星驰本人一样,刻意躲出了屏幕,遍寻不着。
看看演员表,看看电影类型,再看看放映时间和宣传力度,再明显不过了,资本主义雇佣兵已经端起了枪
许多好的艺术家都会留下一些糟糕的作品,有些是因为商业野心或者生计所迫,有些是因为偶尔失手,有些是因为淘气故意。这些原因我觉得都无可厚非,毕竟大多数情况下衡量一个艺术家是看他们最好的作品而不是最糟的作品。
但我觉得作为观众,遇见喜欢的艺术家做出糟糕的作品的时候,大可以公允的说“这副作品我好像个人不那么喜欢”,甚至“我个人觉得这就是一副糟糕的作品”。我认为没有必要说“这次的作品怎么这么糟糕我要把门票钱讨回来才行!”,但也没必要说”可是这位艺术家曾经创作出其他很多很棒的作品啊”,“我就是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作品我就是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作品”,“我们过去看他作品没给钱所以这次我们没什么好挑剔的”,或者“你们觉得很烂可是你们看看一起展出的其他作品有多烂啊”。
具体到《美人鱼》这部电影上,票房非常不坏。我很喜欢周星驰过去的很多作品,所以他现在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我作为粉丝很为他感到高兴。但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作品,同时惊讶于许多我很信任的朋友非常高的评价,所以想分享一下我为什么不喜欢。
【美人鱼】别样风格!没有惊喜,也没有太失望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vc5988.com/yingshi-daquan-13985.html